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

18957164695

中华整形外科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国际刊号:1009-4598
国内刊号:11-4453/R
审稿时间: 1-3个月
创刊: 1985年
类别: 医药卫生科技
周期: 双月刊
发行: 北京
语言:中文
曾用名: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出版社:协会类
邮编:100041
主编:曹谊林
邮发:18-95
期刊收录: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CA 化学文摘(美)、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维普收录(中)
期刊荣誉: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要栏目:
  • 述评、烧伤后晚期治疗、颅颌面外科、组织工程学、综述、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皮瓣研究、烧伤后晚期治疗、美容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唇腭裂
  • 刚刚【审核中】作者杨**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5分钟前【审核中】作者周**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1小时前【审核中】作者蒋**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3小时前【确认中】作者韦**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1天前【确认中】作者彭**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1天前【确认中】作者潘**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2天前【确认中】作者柳**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2分钟前【确认中】作者袁**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4小时前【确认中】作者任**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1天前【已录用】作者马**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1天前【已录用】作者鲁**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2天前【已录用】作者俞**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3天前【已录用】作者湛**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5天前【已录用】作者戴**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3分钟前【已录用】作者祁**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25分钟前【已录用】作者宋**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8小时前【已录用】作者姚**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10小时前【已录用】作者沈**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1天前【已录用】作者褚**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2天前【已录用】作者王**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 3天前【已录用】作者吴**投稿《东方电机》杂志
期刊咨询服务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简介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原名为《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2000年更名为《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是整形外科专业学术期刊。主要读者对象为整形外科、烧伤外科、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泌尿外科、皮肤科等专业学科临床医师。除设置述评、论著、综述、经验介绍、病例介绍等常规栏目外,还设有皮瓣研究、烧伤后晚期治疗、美容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唇腭裂、颅颌面外科等特色栏目。《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988年起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收录,并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生物文献光盘数据库(CB Me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检索系统等收录。本刊还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确定为外科学类核心期刊。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收录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CA 化学文摘(美)、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维普收录(中)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栏目

述评、烧伤后晚期治疗、颅颌面外科、组织工程学、综述、经验介绍、病例报告、皮瓣研究、烧伤后晚期治疗、美容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唇腭裂

本站声明

本站非东方电机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本站提供发票,支付成功后可单独寄出。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需删除请联系本站在线编辑!

中华整形外科数据统计
中华整形外科数据统计
{content:ext_sjt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投稿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审稿
1-3个月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社介绍
1、《中华整形外科杂志》本刊欢迎论著、病例报告、经验与教训、技术改进、讲座、综述、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例(病理)分析、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见闻等栏目的稿件。2、《中华整形外科杂志》对来稿的要求2·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 0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 500 字。2·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2·3 作者 所列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2·4 摘要 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国名及邮政编码。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2·5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 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以“;”分开。2·6 医学名词 以1989 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文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的中文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2·7 图表 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 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 确定有效位数。为便于表格的排版和版式的美观,表格中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角码的形式,按下列顺序选用:*、#、△、☆、▲、★;在标注中依先纵后横的顺序依次标出。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约为5∶7左右。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2·8 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 年2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2·9 数字 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2 。2·10 统计学处理2·10·1 统计学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2·10·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 用 ±s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2·10·3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2·10·4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统计学》第5 版,报告统计学检验的结论时,对P值小于或等于检验水准(一般为0.05)的情况,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写明P 的具体数值或相应的不等式。不再采用将P <0.05描述为“差异有显著意义(或差异有显著性)”、将P <0.01描述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表达方法。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 >0.05、P <0.05和P <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 <0.001或P <0.0001。2·10·5 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 ;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 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 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用斜体。2·11 缩略语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2·12 参考文献 仅列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引公开发表的最新研究原著,勿引译文、文摘、转载、内部资料(可在文中用脚注说明),尽量不引教科书。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号排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作者姓名后或最末一个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弧标注其编号。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核对原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按GB/T 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各种参考文献作者的著录,3名以下者全写出,中间加逗号“,”;超过3名的,只注前3名,再加“,等.”。专著或连续出版物(如期刊)中析出文献,其页次应标出起止页。举例如下:专著:作者·书名·版本·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1]宋儒耀·唇裂与腭裂的修复·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04-208.[2]Eissen HN. Immu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inciples of the immune response.5th e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4:40.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专著作者.专著题名.版本(第1版本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止页.[1]程国良,潘达德.小儿断指再植//朱盛修.现代显微外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16-919.[2]Weinstein L, Swartz M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a//Sodeman WA Jr, Sodeman WA.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phia: Saunders, 1974: 457-472.期刊:作者. 题名. 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1] 赵宇, 乔群, 寇星灿, 等.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美容的临床与组织学评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04, 20(4): 345-348.[2] Ghavami A ,Nutt MP ,Hardy SP. Heat shock protein and high dose aspirin :effect s on random skin flap survival in a rat model . Ann Plast Surg ,2002 ,48 (1) :60-67.3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 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 )”,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最新文章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摘 要 1《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要求文字简练、语言流畅、论述严谨、重点突出。在不影响基本思想表述完整性的前提下,请尽量精炼语句、精简图表和公式、简化推导和证明过程,宜将篇幅控制在6000字以内(包括图表所占篇幅)。2《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来稿请用word(word2002或word2003版本)双栏排版,格式尽量与《电力系统...

    所属栏目:电力期刊 时间:2021-08-26 阅读:412756

  • 电测与仪表

    电测与仪表

    摘 要 《电测与仪表》(月刊)创刊于1964年,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主办。是我国唯一的电工仪器仪表专业核心科技期刊,主要报道电磁参数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仪表、测试系统以及非电量测量的电测技术。数字化的测量方法、模块化的仪表结构、高速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及测量的自动化、智能化、虚拟化、网络...

    所属栏目:万方收录 时间:2021-05-20 阅读:68652

  • 中国成人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

    摘 要 《中国成人教育》(半月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国家级成人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核心阵地。主要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国内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

    所属栏目:万方收录 时间:2021-05-20 阅读:34518

  • 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摘 要 《可再生能源》(月刊)1999-2000年度辽宁省一级期刊,创刊于1983年,由辽宁省能源研究所、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可再生能源》本刊以发布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针、政策;报道该技术领域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

    所属栏目:万方收录 时间:2021-05-20 阅读:38603

  •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

    摘 要 《中国软科学》(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刊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主管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本刊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成思危先生担任名誉社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院士任本刊总顾问,18位领导同志及国内外知名专家任本刊顾问,马...

    所属栏目:万方收录 时间:2021-05-20 阅读:25396

  • 中国电力教育

    中国电力教育

    摘 要 博源学术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电力教育》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中国电力教育》是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管、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主办、华北电力大学承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3776/G4,国际标准刊号ISS...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时间:2021-05-20 阅读:51907

  •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林业教育

    摘 要 《中国林业教育》(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教育部主管的由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林业教育刊物。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探索教育尤其是林业教育的规律,交流和推广有关教育教学的改革经验,促进林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国林业教育》将紧紧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时间:2021-05-20 阅读:40455

  • 中国冶金教育

    中国冶金教育

    摘 要 《中国冶金教育》(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主办。《中国冶金教育》是为全国及冶金行业各级各类的教育管理机构、学校、企业教育培训中心、研究机构的领导、管理人员、教师、研究人员、职工和学生提供的教育科学研究、学术探讨、实践经验和信息交流的平台。...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时间:2021-05-20 阅读:32087

  •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摘 要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月刊)创刊于1995年,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高职教育信息化刊物。面向教育行业秉承“传播信息知识,推动教育发展”的宗旨,及时宣传教育信息化方针政策,大力推动教育技术理论和应用研究。及时报道党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区域发展动态,为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党校...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时间:2021-05-20 阅读:51568

  •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摘 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创刊于2002年,由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海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中图联文化教育开发中心主办。本刊是一份“引领课程整合,服务教学需要”的中央级信息技术教研刊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电化教育馆等单位主办。杂志倡导现代教育理念,探索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新型教育模...

    所属栏目:教育期刊 时间:2021-05-20 阅读:37443

一次选择-尽享万方期刊5大极致服务